厦门钨业:从钨制品到锂电池材料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凯发k8ag旗舰厅
2024-07-21 02:06:02发布 浏览181次 信息编号:7954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从钨制品到锂电池材料的多元化发展之路
前身为福建厦门氧化铝厂,始建于1958年,1982年开始转产钨制品,1984年更名为福建厦门钨制品厂。1997年12月,福建厦门钨制品厂通过发起设立方式整体改制。2002年11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6年12月,公司设立子公司厦门钨业新能源,从事业务。2021年8月,厦门钨业新能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公司拥有钨、钼、稀土、锂电池材料三大核心业务,主要从事钨精矿、钨钼中间产品、粉末制品、丝材及板材、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含刀具、刀片)、各类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储氢合金粉末、锂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第一大股东福建省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1.77%,实际控制人为福建省国资委。公司控股子公司覆盖产业链多个业务。
钨钼业务:钨精矿开采主要依托江西都昌金鼎钨钼矿业有限公司和;钨冶炼环节apt及氧化钨产品主要依托和厦门嘉璐金属实业有限公司;钨粉、棒材及工具刀片产品依托厦门金璐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硬质合金球团及破碎合金、耐磨零件、矿山工具及工程工具等产品依托和;钨丝、钨钼电极及钨钼棒等产品主要依托。
稀土业务:以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永磁体及荧光粉产品为依托;主要从事世拓永磁电机产业园的开发建设。
锂电池材料业务:控股子公司厦门钨业新能源主要从事钴酸锂正极、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盈利能力改善,锂电池业务贡献大部分收入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50%,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8%,原因是受钨行业下游应用需求减少、锂电材料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钨产品价格整体下行波动,导致产品价格下降。2020年,公司积极推进全面降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化,取得一定成效,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5.25%。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23亿元,同比增长79.48%;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194.40%,创历史最佳半年业绩。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中,锂电池材料业务营收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达到47.76%,较2018年增长近10%,目前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公司钨钼业务营收占比逐年下降,毛利率维持在25%-30%左右,贡献利润约60%;稀土业务营收占比保持稳定,毛利率略有提升。
剥离房地产业务,聚焦三大主业
2021年上半年,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85亿元,同比增长30.95%,实现归母净利润-0.79亿元,房地产业务已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1年6月底,厦门滕王阁资产总额43.57亿元,负债总额40.96亿元。
为集中资源,重点发展钨钼、稀土、锂电池材料三大核心业务,公司于8月17日发布公告,将所持有的厦门腾王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0%股权挂牌转让,交易标的底价为3.83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厦门腾王阁股权,公司业务不再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相关业务。
设立50亿新材料基金,投资新材料及产业链上下游
2020年12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拟投资9.8亿元与厦门钨创新(厦门)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称,以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为准)合资设立。
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钨创鑫、军民融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金源、厦门市集美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创合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暂定名称,以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为准),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创合鲁翔拟担任该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其他参与方为有限合伙人。
基金规模50亿元人民币,重点投资新材料领域及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关注钨、钼、稀土、新能源材料等细分行业,兼顾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军民融合领域的非上市公司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股权或准股权投资或从事投资相关活动(包括参与上市公司的私募、战略配售)。其中,基金在新材料领域的投资总额不低于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成本的60%。
2、钨钼业务:盈利能力向下游转移,高端硬质合金持续推进
2.1 钨钼:“工业之牙”,耐高温的战略金属资源
钨:主要国内供应,有配额分配
钨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中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战略金属资源,具有高熔点、大比重、大硬度的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通用机械工业、汽车工业、模具工业、能源重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电气工业、船舶工业、化学工业等重要领域。
全球钨矿资源分布不均,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0年全球已探明钨储量为340万吨,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越南、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和美国。我国钨储量达到190万吨,占全球的56%。2020年全球钨产量达到8.4万吨,其中我国钨产量为6.9万吨,占比82%。
供给侧:2021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指标同比增长20%。根据自然资源部、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第一批钨精矿(65%wo3)总开采量控制在6.3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主矿指标46890吨,综合利用指标16110吨。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国内钨精矿(65%wo3)产量为13.86万吨,同比下降4.7%。2021年上半年国内钨精矿(65%wo3)产量为66666吨,同比增长0.25%。
需求端:硬质合金是钨的最大下游需求,据安泰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钨消费总量5.72万吨,同比增长1.31%,近三年钨下游需求保持稳定,2021年上半年制造业回暖,钨下游需求稳步增长,中国钨消费总量3.11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硬质合金消费占比57%。
钼:供应集中度高,钢铁行业为主要应用场景
钼是一种稀有的银白色金属,质地坚硬而坚韧,熔点高,导热性好,具有顺磁性,膨胀系数小,化学性质稳定。是人体和动物、植物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钼金属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等领域。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0年全球已探明钼储量为1800万吨,主要集中在中国、秘鲁、美国和智利。中国占比约46%,是全球钼资源最丰富的国家,cr3浓度约80%。2020年全球钼产量30万吨,中国、智利、美国为全球三大钼金属生产国,中国钼产量12万吨,占比40%。
2020年国内钼消费量为10.64万吨,占全球钼消费量的43%,且逐年增加。钼下游需求80%集中在钢铁行业,主要应用领域为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高速钢、铸铁/轧辊等。钼作为钢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能有效增强钢的强度,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2 布局钨全产业链,受益钨价震荡回升
公司钨业务涵盖前端钨精矿、钨冶炼、钨粉、钨深加工及钨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钨冶炼产品加工企业之一和最大的钨粉生产基地之一。
公司钼业务主要以钼酸铵、钼粉、钼棒、钼丝、钼坩埚等产品为主,广泛应用于电光源、电真空、半导体、光电子、机械加工等领域。
钨矿山:三大生产基地,自有资源保障
宁化星罗坑钨矿:位于福建省宁化县湖村镇,采矿权归属公司控股子公司宁化星罗坑钨矿有限公司。矿区面积1.7175平方公里,主要品种为黑钨、白钨,储量24.1万吨,平均品位0.21%。目前年处理矿石能力170.36万吨,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资源剩余可开采年限至2085年,许可证/采矿权有效期至2034年9月。
都昌杨楚山钨钼矿: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杨楚山,地处都昌县土塘镇与杨峰乡交界处,距都昌县城约25公里。采矿权归公司全资合资矿业企业江西都昌金鼎钨钼矿业有限公司所有。都昌金鼎目前拥有杨楚山钨钼矿3.375平方公里采矿权,主要品种为白钨矿、钼矿。钨矿储量51437吨,平均品位0.159%;钼矿储量22316吨(不含334),平均品位0.035%。目前选矿能力为148.5万吨/年。 资源剩余可开采年限至2035年,许可/采矿权有效期至2023年2月。
洛阳潞鲁钼尾矿回收白钨精矿:位于河南洛阳潞川,是由洛阳潞川钼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国有控股公司,主要利用洛阳钼业集团钼尾矿综合回收白钨精矿,储量25.52万吨,平均品位0.126%,目前拥有尾矿处理能力619万吨/年。
都昌金顶、宁化星罗坑钨矿破碎系统废石富集项目预计202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破碎系统废石富集项目在原有选矿生产线上增加破碎、废石工序,提高入选物料品位,达到增产增能、利用废石、节约成本的目的。都昌金顶、宁化星罗坑钨矿破碎系统废石富集项目目前正处于土建施工阶段,预计202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钨精矿价格稳步回升
2020年,受钨行业供应过剩等因素影响,钨价总体呈现弱势走势。据安泰科数据,2020年国内黑钨精矿(65%wo3)均价为8.48万元/吨,同比下降4.8%。2021年上半年,在春节假期、两会召开、环保督查、大宗金属价格暴涨等背景下,钨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行情走势。上半年国内黑钨精矿均价为9.47万元/吨,同比上涨11.76%。
正值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2021年下半年国内钨市场需求有望再创新高,供应较为紧张,需求增长较为乐观,预计下半年钨精矿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
钨钼冶炼: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钨冶炼公司之一
公司钨冶炼产品主要为apt(仲钨酸铵),是钨精矿湿法冶炼的产物,是钨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中间产品,是生产氧化钨、钨粉、钨材料、硬质合金、钨基合金、钨基催化剂等钨制品的主要原料。公司钨冶炼产能为3万吨/年,新鲁钨业新增1万吨apt绿色冶炼项目已于2020年10月建成投产。
受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apt冶炼厂整体开工率、产能释放率同比下降,国内apt总产量约8.23万吨,同比下降27.85%。公司生产apt 1.93万吨,销售0.63万吨,占产量份额23.5%。从2019年国内主要apt生产厂家的生产情况来看,公司apt生产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公司,位居行业第一。
2020年初受供给趋紧、原料钨精矿价格上涨影响,apt价格快速上涨至14.4万元/吨,3月中旬随着复工复产加快,钨价回落,5月份价格开始震荡上涨,2020年全国apt均价为12.86万元/吨,同比下降6.35%。
2021年上半年国内apt价格跟随钨精矿价格走势,震荡上行,国内apt均价14.24万元/吨,同比上涨10.86%。6月下旬,大型钨企上调原料价格500元/吨,打乱了部分下游企业低价补货计划,促使下游企业纷纷入市集中采购apt,推动apt市场成交量、价格快速上涨。
钨钼粉:产销量稳步增长。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钨粉生产基地之一,2020年公司生产钨粉1.01万吨,销售9500吨,同比增长11.91%;生产钼粉2100吨,销售1200吨,同比增长37.83%。
2.3 钨深加工盈利能力提升,扩建项目稳步推进
公司钨深加工产品主要为钨丝、钨铝制品、硬质合金棒材、整体刀具及数控刀片等。钨产业链技术壁垒主要集中在深加工环节,利润水平较高。硬质合金是钨的最大下游消费品,强度高、耐磨性好,广泛应用于棒材、切削刀片、矿山合金、耐磨件等应用场景。其中,切削刀具消费产值占比最高,是附加值最高的领域之一。未来高技术武器装备制造、尖端科技进步、核能快速发展,对技术含量高、质量稳定性高的硬质合金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国产刀具主要应用在汽车、机床领域。硬质合金刀具主要分为可转位刀具(数控刀片)和整体刀具。数控刀具主要应用在数控机床上,下游应用广泛,包括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精密模具、能源装备、工程机械、通用机械、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与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汽车、摩托车、机床、航空航天、通用机械、模具、工程机械等行业国产刀具使用占比合计达95.4%;其中汽车、摩托车是刀具使用占比最高的行业,占比为20.9%。
硬质合金钢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工具行业占有领先地位
刀具材料的选择不仅影响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质量,而且影响切削效率和生产成本。按刀片材料分,金属切削刀具主要有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钢刀具、陶瓷刀具和超硬刀具等。
硬质合金与高速钢相比,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在800~1000℃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切削速度可提高4~10倍,刀具耐用度提高5~80倍,用于制造模具、量具,寿命比合金工具钢长20~150倍,可切削50hrc左右的硬质材料。
2019年硬质合金刀具在全球切削刀具消费结构中占比63%,在中国占比53%,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硬质合金刀具产值持续增长。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统计,我国主要工具企业生产的硬质合金刀具产值从2015年的30.0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4.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20%,产值增长近10%。
全球刀具制造商可分为三大阵营:欧美、日韩、中国
第一阵营以山特维克等欧美刀具公司为代表。欧美刀具公司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在高端定制刀具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美国代表企业有山特维克、伊斯卡、肯纳金属等。山特维克成立于1862年,是全球最大的刀具供应商。2020年,山特维克全球销售收入688亿元,其中刀具销售收入260亿元。
第二阵营以三菱材料等日韩工具企业为代表。日韩工具企业通用性强、稳定性好、性价比高,在非定制化工具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日韩代表企业有三菱材料、京瓷、、chloe等。三菱材料1950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生产销售超硬制品和硬质合金烧结件,是日本最大的综合工具供应商。
第三阵营以株洲钻石等国产刀具企业为代表,国产刀具企业数量众多,实力差距较大,通过价格、服务优势,赢得更多中低端市场份额。国产刀具企业近几年扩产速度较快,有望在非定制刀具市场率先推动国产替代。国内代表企业有株洲钻石(中钨高科)、厦门金鲁(公司子公司)、欧克依、华锐精工等。
公司目前拥有硬质合金棒材产能5800吨/年,旗下子公司厦门金鹿拥有数控刀片产能4000万片/年、整体刀具产能700万件/年。
受益于2020年钨下游需求回暖,公司钨深加工产品产销量增长,其中硬质合金累计产销4800吨,销量同比增长5.9%;数控刀片产量3285万件,销量3260万件,同比增长9.3%;整体切削刀具产量621万件,销量685万件。
公司钨深加工产品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公司硬质合金、整体刀具、数控刀片产品毛利率明显高于钨冶炼产品apt、钨粉,且呈逐年提升趋势。公司数控刀片毛利率在行业内提升幅度较大,2020年超过欧克依、中钨高新。2021年上半年公司数控刀片毛利率提升至55%,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国内数控刀片企业均有扩张计划,公司定位高端市场
国内四大数控刀片企业均已公布扩产计划,中钨高新精密工具产业园建设项目拟新增年产2000万~8000万片数控刀片产能;奥凯高端数控刀片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拟新增年产4000万片数控刀片产能;华锐精密数控刀具数字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拟新增年产3000万片数控刀片产能。
公司刀具刀片产品定位高端市场,提供定制化产品。2020年末公司投资3285万元用于子公司厦门金路可转位刀具瓶颈工序扩建及自动化改造项目,该项目预计2021年末投产,建成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约3382万元。2021年5月公司拟投资14980万元建设年产1000万片可转位刀片(数控刀片)生产线项目,预计2022年末建成,2023年达产,达产后预计年均实现销售收入约12475万元。
公司持续推进钨及钨深加工新生产线建设,硬质合金棒材建设产能7200吨/年(新建7000吨、改扩建200吨),钨粉建设产能3000吨/年,混合材料建设产能1200吨/年。
厦门金鹭7000吨/年硬质合金棒材生产线建设项目。棒材车间基础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厂房主体钢结构施工,预计2022年6月竣工投产。
泰国金路硬质合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项目(800吨硬质合金棒材)已于2020年8月竣工投产,并完成土地购置工作。二期项目为建设一条年产3000吨粉末(钨粉)生产线和一条年产1200吨混合材料生产线,将现有800吨硬质合金生产线(即一期)搬迁扩建至1000吨。该项目目前处于厂房设计阶段,预计2023年6月竣工。
天津百事图数控刀架主体建设项目。主体建设工程于2020年5月完工,2020年9月设备安装调试完成,2020年12月刀架生产线投入试生产。生产设备安装调试于2021年2月完成,目前正在进行验收。
3、稀土业务:六大稀土集团之一,构建一体化产业链
3.1 稀土供需关系正在重构,价值亟待重新评估
稀土供需逻辑重构 有望复制能源金属增长逻辑 回顾我国稀土价格三波涨价潮,均为短期政策驱动,缺乏长期增长逻辑。
这是第四波涨势,此次上涨主要原因在于下游需求旺盛,稀土材料有明显的增长需求,加之供给侧《稀土管理条例》即将出台,供给刚性开始显现,稀土供需格局重塑,价值有望被重新评估。
今年以来稀土价格稳步上涨,氧化镨价格上涨82.64%,氧化钕价格上涨21.55%,氧化镝价格上涨33.85%,氧化铽价格上涨10.96%。此轮涨价主要由需求拉动。从稀土材料主要应用场景来看,新能源汽车、风能、变频空调等领域近一年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和确定性,稀土具有长期的发展逻辑。
目前稀土行业应用在新能源领域的占比与过去5年锂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占比十分接近,约为10%-15%,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稀土有望复制能源金属的发展逻辑,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需求面:永久性材料是稀土产品的最大比例,ndfeb永久性磁铁是高性能ndfeb的应用领域。长时间且稳定地被磁化后,即使受到外部磁场,温度,振动等的干扰。ndfeb磁铁晶体()由铁,稀土元素近代和硼所组成,可以吸收等于640倍的重物,高于其自身的重量,并与其他永久材料相同,并且具有更好的磁性材料,它们的稀有材料和稀有的电源均具有相同的量。不足,价格相对较低。 因此,目前它是最佳的永久磁铁材料,其中烧结的ndfeb占最大比例,输出超过90%。
根据估计,ndfeb的下游需求预计在2023年为140,500吨,其中包括28.66%的复合年增长率。
据估计,全球对新能量汽车的需求将在2023年为36,841吨,复合年增长率为56.32%,其份额将从2020年的15%增加到2023年的26%,据估计,在风能领域的全球需求估计为2023年。 - 频率的空调在2023年为28,230吨,复合年增长率为30.78%; 据估计,在其他领域(传统汽车,节能电力和工业机器人)中的ndfeb量将在2023年为35,010吨,复合年增长率为15.83%。
供应方面:中国在稀土储备和生产中排名全球,供应在2020年高度集中。全球稀土储备为1.2亿吨,最大的储量为4400万吨,随后是2200万吨,随后是2100万吨,全球占地73%。 ,共三个生产国的复合增长率为13%,其中有140,000吨,美国有38,000吨,缅甸为30,000吨,cr3为87%。
我的国家拥有稀有的矿物质资源,在北部具有“光”的地理分布,而南方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 uan,和其他地区,形成了北部,南部,东部和西部的分布模式,其北部具有光的特征,而南部则是重物。
中国的稀有地雷:bayan obo稀土, rare mine和 稀土矿山:七个南部省份的稀有地球矿山。大量的混合矿石,平均占稀土reo的5%,总储备量为3600万吨稀土reo,占我国家的稀土储量的83.7%,占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的38%。
海外供应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山脉,缅甸稀土矿山的建设期很长,在短期内很难增加。 。
我国家的稀有控制指标区分了六个主要的稀土群体,在我国家的稀有地球行业的早期,形成了一个由六个主要的地球群体组成的发展模式。政府每年统一地分配稀土矿产供应指标,并且供应很严格。
早在2014年初,工业和信息技术部就明确表明,工业发展模式已经与集团,中国,中国铝业公司, rare earth,稀土和 一起成立,这将成为六个领导人,并促进了六个企业。组。
六个主要小组的重组于2016年底完成。2021年2月19日,工业和信息技术部和自然资源部宣布,稀土挖掘,冶炼和分离的第一个全部控制目标分别是2021年,其中84,000吨是81,000吨和81,000吨的目标。分别为0吨。
预计,由于下游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国内稀土挖掘和冶炼指标将在未来三年内保持近20%的增长率。 ,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和稀土出口的恢复,培养基和稀土的较重大地指标是第一个增长。
3.2六个主要稀土群之一,其工业链延伸到下游永久磁铁电动机
整合福建的中等和重稀土资源,稀土储量为1,818.45吨
六个主要的稀土团体已经融合了22个稀土地雷和54个冶炼和分离企业,在该国常规的稀土资源上构成了垄断的垄断。稀土资源的控制达到200,000吨,稀土矿石储量约为1,818.45吨稀土氧化物。
由于配额的限制,该公司目前具有3,000吨/年的稀有金属生产能力,稀土氧化物的生产能力为3,000-4,000吨/年,受到下游需求的增加和稀土价格上涨等因素,该公司的销售,稀土金属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年,一年有1年的销量。分别为6吨,稀土氧化物的产量和销售分别为4,121吨和3,783吨。
该公司目前的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能力为6,000吨/年,正在建设4,000吨/年的容量。
在2020年,诸如下游需求,优化的产品结构和产品加工成本降低的因素中受益。
3,000吨高性能的永久性磁铁材料项目是该公司的子公司,并于2020年7月完成生产。目前, 的磁性材料生产能力为6,000吨,额外的4,000吨高度的稀土材料扩张。预计将在2022年底之前完成并投入生产。
参加了永久磁铁汽车工业园的布局,该项目的第一阶段预计将于2022年7月完成
2018年,该公司在稀土永久磁铁材料中利用了自己的优势,与国际和国内领先的制造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并计划在jimei 的jimei区域中投资100亿元人民币,以建造jimei的稀土永久磁铁工业公园。 500 mu的储备金(600万元/兆)的投资强度预计将在完整完成和生产后获得700亿元人民币的年度工业产出价值。
根据公司的宣布,i期项目覆盖了大约296英亩的区域,其中i期面积全面的服务中心项目覆盖了大约28英亩的区域,而i期b区域b工厂项目涵盖了截至目前的第i阶段a和区域b项目,该领域覆盖了16阶段。该项目将在2022年7月完成。
setop稀土的主要公司是 setop co.,ltd。和 setop servo co.,ltd.,这两个公司都持有r& in ofer ofer ofer ofer inter inter inter inter ofer inter , al保护和智能控制。机械,液压机械,电子制造设备和其他行业。
4.阴极材料业务:锂钴氧化物负责人,三元材料加速渗透率
4.1国内lfp市场在短期内正在恢复,三元金属在长期内仍然是主流
根据不同的技术途径,可以将常见的阳性电极材料分为氧化锂(lco),氧化锂(lmo),铁磷酸锂(lfp),镍钴氧化物(ncm), 氧化铝(nca),镍氧化铝(nca),nca氧化铝氧化物(nca),nce nc nc nc nc nc nc 8系列,nca等根据镍,钴,锰(铝)金属元素的不同比例,ncm8系列和nca是高鼻子三元阳性电极材料。
据估计,阴极材料的全球产量将在2025年达到33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26.97%。
锂氧化物阳性电极(lco):氧化锂含量用于消费电子含量。根据icc新伦信息数据,2020年的国内生产氧化物氧化物阳性电极材料为73,800吨,约占全球氧化物含氧钴的86%,维持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0%。
锂氧化物阳性电极(lmo):在轻型车辆中使用锂含量较低,但循环性能较差,但革兰氏阴性含量较低。 ,维持20%的复合增长率。
阳性电极(ncm,nca):中国高镍的比例显着增加,其三元材料的总体密度高于其他阳性材料的含量。 373.7%,超过三元增长率,高镍的促进在2020年继续加速。 据估计,在2025年,三元正极电极的容量利用率将约为60%。根据我们之前已经整理过的三元制造商的扩展计划,全球三元阳性电极生产能力将在2025年达到267万吨,并且输出将达到16.602亿吨。
锂磷酸盐阴极(lfp):国内短期生长速度是明显的,而长期储能的发展是2020年的重要驱动力,随着补贴的减少,对汽车制造商的压力减少了下游汽车的成本增加。这导致了2020年磷酸锂市场的大量恢复,国内磷酸盐阴极的运输是124,000吨,该比例从22%增加到25%。 在2020年,国内磷酸铁阴极生产能力为320,000吨,产量为142,000吨,容量利用率约为45%,据估计,磷酸锂阴极的容量利用率将在2025年左右。 5,产出将达到10.95亿吨。
4.2中国最大的ive材料制造商,高镍三元容量的容量即将发布
新的能源科学技术委员会被拆分和上市,该公司持有46%的股份
自2004年以来, new 是该公司的一家子公司。
2021年6月29日,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同意该公司的子公司 new 在科学技术委员会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ver材料制造商。
该公司的阳性材料主要是含锂含锂的材料和三元材料。
在2020年,该公司在过去三年中占据了9.6%的国内积极材料。
国内锂钴属行业领导者,三元正极行业的前五名
根据电压的增加,可以将so架产品分为4.35v,4.4v,4.45v。
该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并在ncm三元材料的研发和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r&d的结果。 cm三元材料已经引入了新的民用电动工具领域,并形成了小批量生产。
该公司目前拥有约60,000吨/年的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而长期计划容量为260,000吨/年。
截至2020年底,该公司的生产能力约为60,000吨/年。目前,在工程和设备竞标阶段。
根据9月16日的宣布,该公司计划在ya'an经济发展区的锂离子材料项目上投资,预计投资意图将不到100亿元人民币,并投资于100,000吨磷酸盐和60,000吨的投资。 20亿元人民币(包括在电池恢复10,000吨的镍和钴冶炼车间,有20,000吨的三个元素材料研讨会)。
公司的积极材料的五个客户主要是atl,三星sdi,lg化学,,byd,和 材料主要是byd,avic, times, gaoke, gaoke等。
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公司的毛利率,预计将来将部署上游资源
该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四氧化物,钴,钴,氯化钴,氢氧化钴,硫酸钴,硫酸盐,三元前体,硫酸盐,碳酸盐,碳酸盐,氢氧化锂等。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和86.97%,主要是钴酯,对钴原材料的需求很大。
从2018年至2019年,钴原材料市场的市场价格一直下降。中国市场上的钴金属库存相对较低,钴金属和原材料的价格也有所上升。
预计钴价格将在2021年下半年保持较高。对钴 - 中间产品的需求将从码头的最终繁荣中受益,并且在全球合金消耗恢复的背景下,对钴金属的需求将逐渐上升。
2019年3月,该公司推出了上游锂- - -资源企业,例如 和 作为战略投资者,这是三个-yuan front -drive body的比例。
更多内容
本文的作者可以添加内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凯发k8ag旗舰厅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