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钴、镍、锌与 pan 形成的络合物研究及铜的测定 -凯发k8ag旗舰厅
2024-07-30 15:06:43发布 浏览58次 信息编号:8067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铜、钴、镍、锌与 pan 形成的络合物研究及铜的测定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铜、钴、镍、锌与pan配合物的研究
和铜的测定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第30卷第4期
2005 年 8 月 cj!nd!! 二垒:3
铜、钴、镍、锌与pan配合物的研究及铜的测定
杨宝民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云南昆明)
摘要:研究了1-(2-吡啶偶氮)-2-萘酚与铜、钴、镍和锌的稳定配合物的形成。
条件和光吸收
结果表明,在ph 4.5的丙酮介质中,空白
供参考实施
最大吸收波长为555nm,摩尔吸光系数为
2.4x10l-mol~.cm~.
关键词:铜;钴;镍;锌;pan;痕量铜
中图分类号:065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5x(2005)o4-0117-03
—钴—镍—
r
—分钟
(,,,志
啊)
:r、科巴、尼古丁
1-(2-)-2-
.eaon
.—
~,—
,=4.5,
。
。
.4x10l
?mol~-cm~。
:;;;锌;pan;微—~
介绍
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分离与测定一直是分析化学操作的难点之一。
镍和锌很常见
有色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通常很难彼此分离。
分析工作取得了很大的
pan(1-(2-吡啶偶氮)-2-萘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离子比色剂,能与许多
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
但由于该复合物溶解性差,且吸收光谱通常会重叠,限制了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在分析中的应用。
研究了铜、钴、镍、锌与pan形成稳定配合物的条件和吸收光谱,并利用微结构中的硫脲研究了配合物的吸收光谱。
在酸性条件下,它可以与铜反应形成
以样品褪色空白为参考,在ph 4.5的丙酮介质中研究了稳定配合物的性质,以达到
在钴、镍和锌存在下
微量铜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5nm,摩尔吸光系数为2.4x10l?mol~?cm~。
该方法用于测定金属
镁中微量铜测定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
1 实验
1.1 仪器与试剂
721分光光度计();0.1%pan乙醇溶液;铜、钴、镍、锌标准溶液
液体(1.00毫克/升)
用相应的硝酸盐(ar)配制;ph 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20%硫脲水溶液。
收讫日期:2004-11-16。
作者简介:杨宝民(1966-),男,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微区分析
118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版)第30卷
1.2 实验方法
分别适量转移铜、钴、镍、锌标准溶液于7:25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2.0 ml缓冲溶液。
液体,2.溶解
液体,10ml丙酮,加水至刻度,摇匀。静置10分钟后,用0.5cm比色皿在500-6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
试剂上每隔 5nm
测量空白的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铜、钴、镍、锌-pan配合物及试剂空白的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铜、钴、镍、
锌-pan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a-par=555nm,a.=560nm,c.=580nm,f.pan=
545nm处,吸收光谱重叠严重,特别是铜镍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几乎完全重叠。
之间的光谱干扰
消除。
2.2 酸度的选择
实验表明cu(ii)-pan配合物的ph值为3.0~11,co(ii)-pan配合物的ph值为4.0~
11,镍(ii)-pan
复合物的吸光度在pi-i4.0-11处达到最大值且恒定,zn(ii)-pan复合物的吸光度在pi-i4.0-11处达到最大值且恒定。
考虑硫脲与铜的反应。
本文实验在ph=4.5的条件下进行。
2.3 显影剂用量
加入0.2、0.5、1.0、2.0、5.0 ml显色剂,对应的吸光度值为
分别为:0.283,0.365,0.378,0.376,
0.379a,显色剂用量在1.0~5.0ml范围内,吸光度值最大且稳定。本文采用2.0ml显色剂。
2.4 显色时间及稳定性
对配合物在乙醇、丙酮、聚乙烯醇上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丙酮增溶效果最好。
嗯,在乙醇或聚乙烯中
在醇体系中,镍配合物的吸光度在1小时后下降,在丙酮浓度大于20%的溶液中,配合物
显色后稳定
10h.本文加入10ml丙酮。
2.5 硫脲的作用及用量
硫脲在微酸性条件下能与cu(ii)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其他共存离子影响不大。
从图2可以看出,
加入1.5~5.0 ml 20%硫脲溶液可使cu-pan完全解离、褪色,但对其它复合物无影响。
冲击(-pan=
555nm)。本文选取3.0ml。
≤
波长/nm
1.ni-pan吸收曲线;2.cu-pan吸收曲线;3.co-pan吸收曲线;
4.zn.pan吸收曲线;5.pan吸收曲线
图1 吸收光谱
如图。
0.5
0.4
≤0.3
0.2
0.1
.\\4
硫脲用量/nm
1.co-pan吸收曲线;2.zn-pan吸收曲线;
3.ni-pan吸收曲线:4.cu.pan吸收曲线
图2 硫脲作用下配合物的吸收光谱
如图。
第4期杨宝民:铜、钴、镍、锌与pan的配合物研究及铜的测定119
2.6 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cu(ⅱ)浓度在0.50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cu —
pa=555nm),镍(ii),钴(ii),锌(ii)
cu(ii)的量可以是cu(ii)量的5倍以上,而不会干扰测定。回归方程为:a = 0。
0.00743,相关系数
0.9968,表观摩尔吸光系数=2.4×10l?mol一?cm一。
2.7 共存离子的影响
在20g/25ml cu(ⅱ)存在下,相对误差小于3%时,下列共存离子的允许量为
(克/25毫升
计数):al(0.3)、fe(0.3)、pb(10)、sn(0.5)、ti(0.5)、mn(10)、ca(300)、mg(300)、ni(100)、co(100)
,锌
(100),用氨水可以分离大量的al(ⅲ)、fe(ⅲ)、pb(ⅱ)、sn(ⅳ)、ti(ⅳ)、mn(ⅱ)、ca(ⅱ)、mg(ⅱ)
分离即分离。
2.8 样品分析
称取适量的镁金属碎片放入小烧杯中。
盐酸(1 1)10ml,h2022-3
样品溶解后,加热煮沸,除去剩余的
冷却后,加入氨水直至出现氢气和氧气为止。
镁沉淀,过量10ml氨水。将溶液转移至
表1 样品分析结果
标签。
预先用10 ml氨水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干滤。取适量滤液,加热驱出大
测量氨后,将其转移到比色管中并调整
调酸度至ph4.5,按1.2中实验方法显色:j:在555nm处测定吸光度。另取滤液处理
然后将酸度调节至ph 4。
5. 加入3.0 ml硫脲,以同样方法显色,作为空白褪色剂,分析结果见表1。
3 结论
上述条件实验及样品对照分析表明,低碳含氧有机溶剂能明显提高
偿付能力和敏感性,
有机溶剂效应可以使许多不溶于水的有色复合物直接在水相中测定;
合适的掩蔽剂和相应的测试
样品空白可使有重叠光谱的有色复合物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在ph 4.5的丙酮介质中
本文采用pan作为显色剂。
以样品褪色空白(硫脲褪色)为参比,可用于测定钴、镍、锌存在下的痕量铜,其最大吸收波长
555nm,摩尔吸光度
系数为2.4×10l?tool一?cm... 采用该方法测定镁中痕量铜,相对误差小于2%。
里面。
参考:
[1] 王晓佳, 王宝宁. 混合线性分析-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痕量锌、硒和汞[j]. 分析化学
科学, 2001, 29(4): 396~399.
[2]朱英权,李俊毅.实用分析化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312-341,195-
205.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凯发k8ag旗舰厅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