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 大规模采购高镍正极材料,囤积弹药加速产能扩张-凯发k8ag旗舰厅
2024-06-15 18:07:49发布 浏览84次 信息编号:7542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ski 大规模采购高镍正极材料,囤积弹药加速产能扩张
高镍料已成为市场兵家必争之地。
外媒报道称,ski已与韩国正极材料厂商bm签署大规模采购协议,将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向bm采购价值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0亿元)的高镍正极材料(ncm)。
按照目前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该合同量相当于bm每年供应11万吨ncm,可生产73gwh,预计三年内累计供应ncm将超过30万吨。
储存弹药
虽然ski进入市场相对较晚,但自2017年起,ski就大幅加大了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投入,并制定了颇为雄心的产能规划。
ski表示,其目前的电池订单积压量为1twh。因此,其在产能规划上也雄心勃勃,计划从每年40gwh扩大到2025年和2030年以上。
为满足订单增长,ski计划未来5年在电池业务上投资18万亿韩元(约合990亿元人民币),此外还决定投资10.6亿美元(约合68亿元人民币)在江苏盐城建设第四座汽车电池工厂。
截至目前,包括计划在建和扩建的工厂,ski在中国拥有4家电池工厂,匈牙利拥有3家电池工厂,北美拥有2家电池工厂,合计拥有9家主要电池工厂。
基于此,ski正在加紧上游原材料的购买和储备,为其全球电池产能扩张提供充足的弹药。
据悉,预计bm将供应(目前正在生产)和ncm9½½(全面商业化生产将于2022年开始),最终将供福特、大众等汽车制造商使用。
原料供应方面,2021年至2023年格林美将向bm供应合计不少于17.6万吨nca&ncm高镍三元前驱体。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2月,媒体报道称ski与bm签署了为期4年的正极材料采购协议,合同期限为2020年至2023年,合同金额为2.7万亿韩元(当时约合人民币161亿元)。
由此可见,前述新签订的合同为双方已有正极材料供货合同的补充合同,两份合同合计金额711亿元(550 161)。
除了高镍正极材料外,ski还提前布局了其他重要原材料。
2019年3月,ski宣布其新材料子公司将在波兰投资3.35亿欧元建设隔膜工厂,生产锂电池隔膜和陶瓷层隔膜,目前其在韩国、中国和波兰规划的隔膜产能约为10亿平方米。
同年3月,ski还与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tlk签署了《长期供应协议》,根据协议,ski向tlk采购氢氧化锂。
2019年12月,ski与嘉能可签署供货协议,2020年至2025年期间,ski将从嘉能可共计采购3万吨钴材料,足以满足300万辆的电池生产需求。
为筹集资金并保住动力电池业务,ski今日(16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投票决定将电池和石油开发部门拆分为独立公司。由此,新的法人“sk ”(暂定名)和“sk e&p”(暂定名)将于下月1日正式成立,ski将成为新公司的全资控股公司。sk 将主要负责电动汽车用中大型电池、电池租赁服务(baas)和储能系统(ess)等业务。
镍矿战争
近期,锂电池原材料价格话题持续热议。在市场高景气度的带动下,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资源恐慌。无论是原材料企业加紧扩充产能布局,还是电池厂商、整车厂商加入原材料争夺战,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证自身供应链的稳定运转。
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276%,带动材料出货量大幅提升;海外高镍正极市占率提升至38%,海外高镍化趋势愈发明显。
目前,宁德时代、松下、lg能源、三星sdi、ski等中日韩电池企业均已开始高镍电池的量产供应,并在积极开发镍含量更高的下一代电池,从而带动高镍材料需求快速释放。
在高镍材料布局上,已不再只是原材料企业主导市场,电池厂商、整车厂商也纷纷加入“战场”,其中印尼的“抢镍战”率先打响。
昨日,据多家媒体报道,lg能源(lg)与现代汽车在印尼的合资动力电池工厂今日开工,预计2023年竣工,2024年上半年投产,预计年产量为10gwh ncma锂电池,可为1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之所以和“镍矿热”有关,是因为印尼拥有丰富的镍矿储量,但当地政府去年停止了未加工镍矿的出口。这意味着车企、电池厂、原材料企业必须在当地投资建厂,才能获得镍资源。
去年,宁德时代、lg能源等与印尼政府达成建厂协议,此外特斯拉、亿纬锂能、中维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洛钼股份、青山实业等也纷纷聚集印尼。
据维科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锂电池企业镍资源规划如下:
catl:三元811电池目前占公司动力电池整体出货量超过20%,且已在海外市场实现规模交付。以catl 2020年动力电池系统销量44.45gwh计算,20%的811电池出货量已达8.9gwh。
lg能源:与澳大利亚一家矿业公司签署了为期六年的钴和镍供应协议,以确保电动汽车电池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经双方同意,两家公司可以将合作再延长五年。
亿纬锂能:今年以来,亿纬锂能通过认购华友钴业非公开发行股份,加大对高镍正极及三元前驱体的投资,同时与比亚迪、ski成立合资公司,确定年产5万吨高镍三元正极。并已与格林美签订供货合同,格林美承诺自2024年起每年向亿纬锂能供应1万吨以上的再生输出镍产品(包括硫酸镍、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材料等镍产品),合作期自产品供货开始起为10年,可根据需要增加数量、延长合作期。
在海外市场,亿纬锂能旗下亿纬亚洲签署项目合资协议,规划年产约12万吨镍金属产品、约1.5万吨钴金属产品项目。
特斯拉: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必和必拓集团签署镍供应协议。
该公司还与矿业公司达成了一系列交易,购买生产电池所需的原材料,其中包括支持新喀里多尼亚的一家镍合资企业。
容百科技:目前高镍扩产计划主要由三家子公司进行,分别为湖北容百规划产能10万吨、js有限公司规划产能7万吨、贵州容百规划产能10万吨,合计27万吨。
预计今年年底产能将突破12万吨,2025年规划产能将达到30万吨,远期规划产能100万吨。
巴莫科技:成都巴莫规划产能7.55万吨,广西巴莫规划产能5万吨。
格林美:截至2021年6月,三元前驱体总产能已达13万吨/年。
泰兴、福安两个三元前驱体制造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力争2021年底实现年总产能突破20万吨的目标。
长源锂业:千吨高镍正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
b&t:江苏基地规划产能3万吨,与比亚迪、sk的合资项目规划产能5万吨。
当盛科技:常州当盛一期、二期项目规划产能均为10万吨。
振华新材:已投产6000吨、贵阳新材规划产能1.2万吨、亿隆新材规划产能2万吨。
厦通新能源:厦门一、二期项目规划产能均为2万吨,与中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截止2023年12月31日三元前驱体产品供需规模约为1.5万吨至3.5万吨/年。
中微股份:截至上半年已形成三元前驱体产能约14万吨/年、四氧化三钴产能2.5万吨/年,预计2021年底产能将突破20万吨,2023年将突破50万吨。
今年1月,公司投资建设钦州北部湾产业基地,三元前驱体产能为18万吨/年;5月,在宁乡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3.5万吨锂电池前驱体材料及配套镍钴资源及电池回收利用项目。
与夏通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截止2023年12月31日,三元前驱体产品供需规模约为1.5万吨至3.5万吨/年。
·······
即将举行的活动
新的
往期热门推荐
(点击链接阅读)
贡献和内容合作|
广告及商务合作 | 焦女士:/0755--870
加入锂电池行业交流群
长按二维码,备注“姓名-公司-职位”即可申请入群。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凯发k8ag旗舰厅上看到的!